欢迎浏览江苏省辽宁商会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苏辽风情    情系辽宁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秧歌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
  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秧歌节的举办,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沈阳,也让中国和沈阳的秧歌走向世界。
  抹愚节
  抹黑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据说这一日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挨门串户,不分男女老少往脸上抹黑。青年人见了老年人,先请安,后跪一脚,再向长者脸上象征性地抹一点黑,以示尊敬和吉庆。也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
  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辽宁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庙会,以纪念22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陲的壮举,这是锡伯族人最盛大的节日。此外,还要举行文艺会演和赛马、叼羊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锡伯族的“喜利妈妈”
  每逢正月初一,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喜利妈妈"是锡伯人求子孙繁衍不断的象征,又是记载锡伯族家庭州系的族谱。"喜利妈妈"的牌位一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其象征仪标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它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大扫除后,开始供奉,到农历二月初二,再装入纸袋,放回原处。
  撒路灯
  地处沈阳的西北地区有十月十撒路灯习惯,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专人组织二十至二十五人做灯笼,做好点火的纸包,等到正月十四的傍晚,举灯笼人排成两队,以锣鼓为前导,有人把纸包点燃,沿家放在地上,小纸包燃烧时间较长,又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灯,让人感到神秘惬意,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火地与火坑
  火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火地与火炕一样,只是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面下而已。
  火地与火炕设置方法相同,就是在地面下砌烟道,烘热地面,使热量在室内散发,增加室内的温度。铺设火地、火炕的材料,一般以青砖为主。火炕与火地的灶门,一般设置在室外,在室外烧柴。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火炕与火地一般不设烟囱,而设置一种回旋形的烟道出烟。这种烟道俗称"二龙吐须"。
  在东北山区的满族人家,至今保留着这种建房习俗。
  五谷画
  五谷画是用各种植物的种子,按照种子的各种颜色、形状,通过粘、贴、拼、塑等手段,进行创作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可以表现非常广泛的内容题材。
  手撕画
  手撕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撕得方法创作的艺术品,一般是先确定所要表现的题材,然后选择在颜色和图案上具有一定特点的挂历纸,就可以进行创作了,有些民间艺人完全可以不用打底稿,可以信手撕来,可谓绝活。
  大连迎春会
  节日活动丰富多采,有彩灯冰雕汇展、烟花焰火表演、风味美食品尝、花卉奇石展销、趣味游乐绝活绝技、杂技曲艺等,倍受中外来宾和大连市民的欢迎。
  大连赏槐会
  大连素有“东方槐城”之美誉,每年五月槐花盛开,满城飘香,美丽的滨城而更绚丽多姿。一年一度的赏槐会就在这最美的季节里举行。每年的赏槐会都是人山人海,令人瞩目。游人可赏槐看花领略槐乡风韵、重温童年放风筝的乐趣。
  赏槐会期间的5月23日-28日还将举行中国大连出口商品交易会。
  大连啤酒节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啤酒节每年夏季8月在星海广场举行。
  啤酒节包括啤酒厂商搭台展示、啤酒迪斯科广场、啤酒文化展、啤酒竞饮大赛、摄影比赛等主要活动内容,啤酒行业峰会、啤酒知识大赛等项活动。
  国际服装节
  “吃在广州,玩在上海,穿在大连”。改革开放以后流行“北京人什么都敢讲,大连人什么都敢穿”的谚语,充分说明了服装是大连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创始于1988年的大连国际服装节被外国友人戏称为“大连的狂欢节”,是集经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性经济文化盛会,届时名人、要人、名模、歌星、影星云集,世界艺术精英登台献艺,热闹异常。您可购入场券自由参加,结识名流、领略艺术真谛,甚至尝试参与商贸。
  国际马拉松赛
  田径和足球一样,是大连人喜爱的体育活动,大连是中国著名的“田径之乡”,多位世界冠军在此诞生。自1987年开始,每年10月最后的一个星期日举办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愈来愈多的国外马拉松赛好手参加,成为大连体育旅游的一个代表项目。
1997年,经国际田联认可,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已正式成为国际赛会。
  玉佛苑的中秋赏月会
  玉佛苑从2005年开始,每逢农历八月十五特别举办以“观夜景、赏明月、拜玉佛、品供果、听佛乐”为主要内容的中秋赏月晚会,晚会邀请国内知名演出团体,演员阵容强大,节目丰富多彩,成为了广大游客和市民中秋赏月的好去处。
  玉佛苑的春节
  “新春纳余庆,红灯寓吉祥”。春节期间挂灯笼是中华民族的传观音石统,玉佛苑秉承了这一传统,开创了挂请吉祥灯的先河。玉佛苑于每年的春节期间都隆重举行“玉佛送福”挂请吉祥灯活动。挂请吉祥灯,会圆您“前途光明,财源茂盛,六时吉祥,健  康平安”的愿望。
  活动期间,玉佛苑现场限量提供加持吉祥灯,在玉佛苑大殿内佛前点亮,为您照亮前程,荫佑全家。玉佛苑的迎春灯会是“玉佛送福”挂请吉祥灯活动的延续,灯展规模宏大,造型精美,特色突出,于2007年首次举办,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好评。
  玉佛苑的元旦
  配殿长廊玉佛苑在每年的新年第一天的子时,即在玉佛苑的钟楼举办鸣撞福兴钟活动。届时,游人在玉佛苑的全新夜景下观看各类特色活动,如能在零点准时鸣响108响福兴钟,更是难得的人生际遇。玉佛苑鸣撞福兴钟活动从2000年元旦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欢迎。如今,鸣撞福兴钟活动已经成为玉佛苑的一项传统活动。

  满族婚俗
  满族现有人口985万,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市较为集中。由于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迁、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日渐稀少且日益珍贵,在满族的发祥地,中国东北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一对相亲相爱的年轻人就要举行传统的结婚典礼了,就让我们的话题从满族人的婚俗说起吧。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杨英杰:“在每个民族中,婚姻风俗都是非常重要的风俗,每个家庭就是因为它是从婚姻风俗开始的,而人类的生命繁衍也是从婚姻开始,因此婚姻风俗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民族由于她的社会经历不同,生产状况不同,因此她的婚姻习俗也不同,满族在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姻风俗习惯,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不妨就从她的迎亲风俗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迎亲的队伍都是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出发,整个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新郎出去迎亲,在新郎出发迎亲同时,新娘在家也要做一些充分准备,最主要的是由新娘长辈和全福人给她进行梳妆打扮,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把脖子上带的锁解下来还给娘家人。
生命伊始便挂在脖子上的吉祥锁,是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祝福,如今要出嫁的女儿留下这锁又表达了女儿的恋恋不舍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同时解下这把锁,也标志着女孩子从此成人,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
  一路上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到了,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子要由哥哥或者是叔叔背上花轿,并护送到男方家里。
  杨英杰:“下轿之前,新郎要把在轿上挂的弓和箭拿下来,搭上箭对着花轿要连射三箭,射箭的意思就是要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射箭这件事情就反映出满族是一个射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习俗。新娘下轿之后,在左右搀扶下要脚踩红毡,脚踩红毡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象征一生一路永远走鸿运。”
  这时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揭开,然后抛到屋顶上去,一桩称心如意的婚姻就这样上达天神了。
  抚一抚新娘的发,再摸摸自己的头,白头偕老永远是人类对美好婚姻的祈盼。拜天地自然少不得,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告之天地,祈求天地的认可。拜完天地进入洞房之前,要跨过一个火盆,寓意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还要跨过一副马鞍,以示全家老老小小平平安安。进入洞房之后,便是要坐帐,也叫“坐福”,所谓“坐福”实际上是“坐斧”,将一把新斧子置于被褥之下,新人坐在上面,寓意坐享幸福。小孩子们在一旁会把花生、大枣、栗子等干果撒在炕上,大枣加栗子表示早生贵子,花生则是希望新娘子日后生男又生女,生女又生男。
  杨英杰:“洞房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行‘合卺礼’,所谓‘合卺礼’就是要行两性之好,天地作合。在行‘合卺礼’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喝交杯酒,此外还要吃一些食物,有的吃面条,象征着长寿;有的吃饺子,饺子还要半生不熟的象征着早生贵子;还有的吃用豆、肉、米做的饭,象征着家庭兴旺、家族兴旺。”
  婚礼算是渐入高潮,这时德高望重的族老在庭院当中为新人唱起了《阿察布密歌》,也就是《合婚歌》,人们把酒和食物抛向空中祭告上天,祝愿新郎、新娘合合美美,祝愿整个家族兴旺延绵。
  杨英杰:“满族的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
  满族礼俗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有讲礼貌、重礼节的优良传统;满族人民自然也同样重视礼仪、礼节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所创造、借鉴和遵循的礼节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满族曾经是个渔猎民族,这个民族共同体既是血缘集团,又是地域集团,八旗制度军政合一,满族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在过去他们经常要出去打仗、戍边,每一次分开都可能是生离死别,因此满族的礼仪有很明显的民族特色,非常注重感情的表达。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书:“我觉得满族的礼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感情培养,比如同是磕头,满族人和汉族人是不一样的,汉族人一般跪下之后呢,就是磕三下,满族人他要磕一下、抬起来、直身子看着祖宗的牌位,再磕一下,再直起身来,看祖宗的牌位,再磕一下,再抬起身来,看祖宗的牌位,这为什么呢?是增加对祖宗的崇敬的心情,所以我说它是感情培养,特别要注意眼睛一定要看祖宗牌位。这包括女人摸鬓角要看到被敬礼的长辈,包括男人在打千的时候也要眼睛看者长辈。”
  满族最普通的礼节叫“打横”,我认为这个礼节是不错的,什么叫“打横”呢?比如我正在走着,后边长辈来了,来了怎么办?我马上在路边站直,稍微低头,让长辈过去,叫“打横”。如果说我到朋友家去,朋友送我出来,那么朋友往前走我要倒退着出来,打横。站着低着头,“您请回吧,您请回吧,您请回吧”,绝不能够把后背给人家,后脑勺给人家。
  第二种礼节就起到感情交流的作用。八旗之内,非亲即友,男人见面,互相都要打千,你也打千,我也打千,最后高潮就是互相擦肩,这是一种感情交流。
  赵书:“第三种我觉得礼节好在哪里呢,就是感情宣泄,因为满族人经常出去打仗,要生离死别,每次告别都可能是永别,每次相见都是一种久别重逢,所以满族礼节第一种叫什么呢?就是夫妻之间叫‘顶头礼’,用一个形容词来讲叫‘情深入怀’。什么叫‘顶头礼’呢?丈夫回来之后,他要很站直地面向家人,作为主妇,他的爱人,妻子吧,见面之后她的头直接撞向他的胸脯,两手抱着他的后背,她可以哭,也可以说各种话,充分地发泄出来,丈夫呢就摸着她的头摸着她的背说些安慰话。那么他的妻子行完顶头礼之后,孩子怎么办?孩子已经十四、五了,十六了,对父亲怎么办呢?就行抱腰礼,抱腰礼就打千,双手抱着父亲的腰,头低下来,也可以哭,也可以说很多很感动的话,他父亲是摸着他的后背,讲些安慰的话,那么情况是非常感人的,是可以把感情充分发泄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礼节是很有他的民族特色的。”
  通过我们看满族这些礼仪,首先看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这些礼仪大部分是从汉族学来的,只不过是满族在特殊的人文共同体里面更加强化了。第二,满族又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由于他这些礼仪,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凝聚在了一起。第三,他是向上的民族,因为这些礼仪,他保持一种很严格的等级关系,很严格的亲疏关系,保持了一种向上的精神面貌,因为什么呢?通过礼仪,人们就可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位置,就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能够形成一个民族整体,团结向上。
  满族游戏篇
  好玩、热衷游戏,大概是人类的天性,不论男女,不分长幼,都能够在游戏中寻到一颗童心、一份轻松快乐,寻到真善美。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书:“满族是个渔猎民族,他的游艺项目特别多,我们现在掌握的有一百多个,游艺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它既是娱乐,又是健身,又是一种对抗。”
  满族女孩爱玩这种叫“嘎拉哈”的游戏,也就是“抓拐”。拐,通常是取猪、羊或是鹿等动物身上比较小的关节骨,满族女孩把它抓来抛去,可以锻炼手的灵巧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后来这一游戏在汉族女孩中也开展得非常普遍。在室外,满族女孩也有她们钟爱的游戏——雪地走,俗称“走百病”。
  赵书:“为什么叫‘雪地走’呢?她做了许多针线活,比如说,旗袍要十八镶,她的旗头绢花做得非常大,鞋绣得非常美,到冬天呢?雪特别厚,又希望人们能看到她的绣花鞋,就在鞋下面加了一个花盆底,垫起来在雪上走,既不脏鞋又能看到鞋的漂亮的绣花,一方面表现的绣功,第二表现她的体态,第三表现她的体力,走起来要走百病,还要竞赛,看谁先走到村子里有棵神树,在咱们北京是要摸到城门的门钉子,谁先摸到,谁一年就吉祥如意,能走掉百病,这是满族的女人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能力的一个大好机会。”
  男孩子们更是有的可玩,这种游戏叫“斗拐”,也叫“单人布库”,“布库”是满语摔跤的意思,既是体力的对抗,又是友谊的交流;人多了也好办,一人背起另一个人,与另一组开展对抗,俗称骑马打仗,满族的孩子们管这叫“双人布库”;还有三人一组的玩法叫“三人布库”。
赵书:“这样表现满族人是一个很团结,很团结一起战斗的民族,所以形成了有一个人的活动,两人的活动,三人的活动。渔猎民族就离不开水,比如说,冬天结了冰了,就有‘跑冰鞋’,就有‘冰车’……”
  从茫茫林海间找块木头削个陀螺,在冰面上舞动着鞭子,把陀螺抽得飞转起来,是一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玩法。“老鹰捉小鸡”,这种游戏您大概不陌生,从幼儿园可以玩到小学甚至中学,孰不知这也是满族人发明的游戏。
  这种游戏叫“跑马城”,参与者手挽手分列两排,相向而立,人数相等。攻城的一方如果冲开了守方的队列,即可将守方的一个人俘获带回到自己一方成为攻方队员,然后再由守方进攻,最后以人数多少论胜负。这既可以锻炼儿童的勇猛无畏,增强体质,又可以体验到古代战场上交战双方喊阵的场面。
  赵书:“满族是个游牧民族,他有很重要的生产内容叫采珍珠,满族采的珍珠叫‘东珠’,满语叫‘尼楚荷’。有一种游戏叫采珍珠,一共分三个区,第一个中心区叫水区,水区就是采珍珠的人互相在夺这个珍珠;第二个区叫蛤蚌区,拿着蛤蜊蚌挡着他不让他把这个珍珠往外扔出去;第三个区叫威呼区,‘威呼’是满语‘船’的意思。上面有一个人拿一个网子,又叫抄子,扔出来之后,来躲过蛤蜊蚌,抄到球,每抄到一个球得一分。”
  珍珠球这个源自满族人早期渔猎生活的游戏开展起来器材简单、场地随意、有攻有防,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经过满族人民的挖掘、整理,如今它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个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
  赵书:“满族的游艺这么丰富,而且还在发展,充满了生命力,说明三个问题:第一个满族拥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带来了渔猎文化,所以她的游艺内容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强的渔猎民族的特色;第二呢,就是她善于向汉族学习,满族和汉族是融合最好的,民族融合是个进步,理应尊重,正因为她向汉族学习,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游艺内容;第三个是它还在发展,现在她把她过去游艺不断地加工整理,跟现代体育相结合形成了像珍珠球、像蹴球,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都能够接受的体育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的财富。”
丰富多彩的满族民风民俗是一幅墨酣笔畅的民族风情画,在这幅洋洋洒洒的画卷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的纯朴憨厚、聪明与睿智,更领略到了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丰采。
  满族“ 三大怪 ”.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然有着各自与众不同之处,满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如此,丰富而独特,然而这其中有一些风俗不仅独特而且颇有些古怪,“满洲三大怪”您是否听说过呢?
  在玻璃窗广泛出现之前,纸糊的窗户在中国非常普遍,然而满族人家的窗户纸是糊在窗棂的外侧,凭借着窗棂的支撑,凭添了抵御风雪的力量,这与汉族将窗户纸糊在室内一侧截然不同,这便是“三大怪”的头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满族人及其先民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渔猎生活,不但艰辛而且经常与蛇蝎蚊虫为伍。吸旱烟不仅可以驱蚊逐虫,还能防止被毒蛇咬伤,据说就连最毒的蛇也怕烟袋油子,因此吸烟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嗜好,还能起到防身保安全的作用。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形成了满族人爱抽烟的习俗。过去,差不多家家有烟笸箩,来了客人不但要敬茶,敬烟也必不可少;不但老人抽,青壮年抽,就连年青的姑娘、媳妇们也都抽,这便是“三大怪”中的第二怪——“姑娘媳妇叼着个大烟袋”。以前,满族女孩子出嫁时一杆精致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变,满族女子早已摒弃了这样的习俗,只有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们,还时常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唠着家常,品味着生活的甘与苦,谈论着往昔和未来。
  第三怪便是“养活孩子吊起来”。悠来荡去的摇篮,摇出了无数婴儿美丽的梦境,梦中走出了多少智勇双全、顶天立地的满族儿郎,又走出了多少美丽善良、勤劳贤慧的满族姑娘。这一习俗也同满族人早期的渔猎生活息息相关。在茫茫的林海雪原间,不仅要与豺狼虎豹搏斗,还常与蛇蝎为伴,将婴儿放置在地上不仅潮湿而且危险,高高地将摇篮吊起,生产、育儿、家务全不耽误,一举多得。
  “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媳妇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如今这“三大怪”有的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移风易俗而逐渐消失,有的依然在满族人的生活中保留并传承着。消失的自有消失的理由,而存在的自有存在的价值。
  满族的婚嫁习俗
  抚顺地区满族先民的婚嫁风俗与其它兄弟民族有些不同。在婚姻的选择上,满族先民“不计其品位之高下”, “一时之贫富”。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渐讲究门当户对,以免“以高就下,人多耻之”。满族人在嫁娶年龄上,过去多在十七岁以上,方能嫁娶。谱书中记载:“宜确准婚律,不得过早”,待年十七八,乃成婚礼”。
  满族婚娶旧俗较多,其中主要的有:
  问门户--满族女长大,开始聘婚,但婚姻不自主,完全由家长包办。先是“年老为媒”,或“亲友作伐”,议定婚姻。由男方托人到女方家说亲,女家如有意,方可开列某旗某佐领下人及三代情况,还要写清地址、功名、职业、属象、生辰八字等,这叫“门户贴”。由媒人转交,男先于女,两家借此了解对方家世等情况,其贴必压置于家奉灶神前三日,这是古礼中问名之义,谓之“问门户”。
  合婚--“相看”后,如双方同意,便开写生辰等情况,双方还要问卜确认属上中下何等婚姻,并有无妨克翁姑父母之相,这叫“合婚”。
换盅--男家送聘礼至女家时,女家受之并将手饰等物品陈于祖先位前,两亲翁并跑,以盅斟酒互相递换,然后醮祭,表示两家正式定婚成为亲家,亦有在订亲宴上,两亲翁于席间行换盅仪式的。
  响棚--男方家这天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迎亲--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及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下墅迎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射三箭 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弓、箭由司仪递与新郎,射毕再由其接过。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仪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仪唱:“二射地妖!”向轿前射一支,司仪唱:“三射红煞!”所用之箭为无镟者,以免意外。
  开脸--坐帐时要开脸,也有的在拜完天地后开脸。又称“绞脸”。由一全科女人,用新镊子和五色彩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的汗毛,同时开齐额发和鬓角,以标志此女已是成婚之人。
  揭盖头--辰时,吹鼓手又开始吹打,鞭炮齐鸣,由新郎家的长辈全科女人端来红糖水,让新娘子喝下,意味着以后“嘴甜”。还把鸡蛋煮熟,剥掉皮,给新娘子擦脸,意味着新娘子脸上今后不生麻子。之后,叫新郎上前,以秤杆或马鞭子将新娘“盖头”挑下,抛于屋顶或帐篷顶。新郎揭盖头后,立即用手抚发,象征“结发夫妻”。此时新郎新娘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模样。现在农村揭盖头的仪式仅是一种形式。
  回门--结婚的第三天,新娘要领新郎回娘家,这叫“回门”。“回门”之前,头天晚上要倒“宝瓶”。此时新婚夫妇对坐炕上,以手拉衣服成兜状,由亲友家中一年长妇女将婚礼时新娘所抱“宝瓶”取来,向两个衣襟内左右各倒三下,接连三次,同时口念“一倒金、二倒银、三倒儿女一大群”为祝愿之词。倒毕,以瓶内原装之“金银米”熬粥,称“金银米粥”,新婚夫妻食之。“回门”时,凡打下墅的,要回去看望房东,不打下墅的直接回娘家。在时间上,回门必须带日头走,带日头回,不能起早贪晚。新郎要带上四合礼品,以示对岳父岳母的敬重。
  到了第七天,新娘还要回趟娘家,可以住一宿,叫做“接七送八”。
  到了一个月,新娘要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住对月”。从娘家回来要给婆家每人带一双新布鞋。
  满族用石镇宅的习俗
  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是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肇氏家族聚居地。他们在建住宅时,房基四角要选择坚硬的较大石板奠基,以此为柱础石,今建砖瓦房无梁柱,即用此石作基。新房框架砌成后,主人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中,司仪人要挑选五色石(大小如指盖),拌上五谷杂粮在房屋内绕墙壁扬撒,剩余部分撒于房屋内地中央。有的人家不用五色石而用砸碎的铧铁小块拌五谷杂粮扬撒,也有的甚至用硬币,不用石和铁。新房建成后要套院墙设院门。如果墙院的大门朝向冲着街巷、公路、塔、庙宇、险山恶岩、怪树以及邻人屋脊或门户等,就在大门口左侧立一块“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这块奠基石一般是1米多高,0.3米左右宽,石上还拴条红布条子。腰站肇氏满族的这种用石镇宅习俗,在新宾各地农村满族中较为普遍。
  这种用石镇宅的习俗,原本是汉族文化,后来才被满族接收。满族的先人在进入辽东之前的较长时期里,基本以渔猎经济为主。夏季居无定所,冬季穴冢而居。这个时期还没有接受更多的汉文化。至明代初期,建州女真人南迁辽东后,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以农业经济为主,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汉文化,建州卫李满柱进入新宾后,在原高句丽山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佛阿拉山城,已见接受汉文化的建筑习俗。待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修筑赫图阿拉城时,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是明廷派来风水先生主持修建的,这时才将汉族的建筑习俗迅速传给了女真人。因此,赫图阿拉城中官衙与民宅的建筑,也即兴起了用石镇宅习俗。
  满族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满族人习汉俗,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持满族传统,但仍然无济于事,满族还是渐染汉习。据清代笔记记载,清初康熙年间满州将军拜音达礼年因其宅与寺庙的宝塔相通,常常闹鬼,而向龙虎山求救。途中,拜音达礼年遇一道士,道士说他有办法,于是索来笔纸,给将军书写了“泰山石敢当”五个汉字,让将军回家将这五个汉字刻于石,并立于门前左侧,可保阖家平安。于是,此镇宅驱邪之法在满族人民中传而广之,多有效仿之人。
  “石敢当”的埋立不是随便而为的,它有一定的规矩。从古至今,民间建住宅最讲究的是大门的朝向。俗有“大门朝阳,子孙吉祥”、“大门朝南,福享不完”之谚。但是,如果因环境近使大门不能朝南,就得将大门的一侧缩半尽或一心,而使大门斜向。这样就需要在门前立“石敢当”。“石敢当”一般要求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土八寸。据《鲁班经》载,具体制做和竖立石敢当也有规定:“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五龙日、五虎日”。五个龙日指甲辰日、丙辰日、戊辰日、庚辰日、壬辰日。五个虎日是指甲寅日、丙寅日、戊寅日、庚寅日、壬辰日。立石时,只许家人培土,不能让外人看见,可见立石敢当具有神秘的色彩。
  这种“埋石”镇宅习俗,早在汉代即已风行。汉代淮南王刘安编写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埋石四隅,家无鬼”的记载。而到了唐代,民众与风水先生对质地坚硬的沉重石头更是十分感兴趣,认为它具有神性或魔法,所以用石头来镇宅,能镇压一切妖魔鬼导和灾难祸事。敦煌民间奇异的“用石镇宅法”的建筑习俗,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埋石也好,立石也好,撒石也好,这种风俗皆源于远古时代对石头的崇拜。石头崇拜是人尊崇和信奉超自然体的石头,它也具备宗教信仰的基本要素。用石镇宅法,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都对所信奉的对象——石头进行祈求和感恩,并由此才产生了上述种种风俗仪式。在旧社会,主持这种风俗仪式的是民间的风水先生。
  石头是人类最初的生产工具和战斗武器,直至科学发达的今天,石头仍是人类的生产工具,如碾、磨、磨石等,人们仍在利用石头为人类服务,人类在长期制做和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石头的神化和崇拜意识,认为石头能创造安定和幸福,能镇一切疾病和邪恶妖魔,相信石头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安全。再说,石头的品格也值得人们尊敬和赞美,它质地坚硬,不怕风吹寸打,不畏风雪严寒,人们甚至以“坚如磐石”来形容朋友友谊以及坚贞的爱情,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表达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情操,石头甚至成为古时文人和风云人物的思想品格的象征,因此,有许多诗人词家写诗作词歌颂石头,赞美石头。无怪乎,千百年来,人们对石头崇信倍至。
  石狮子吃豆腐
  兴城城内南街的两座石牌坊,是明朝崇帧皇帝为了表彰祖大寿、祖大乐两个叔伯兄弟守卫宁远州建造的,称为祖氏石坊。两座牌坊都是四柱三间五楼式,靠四柱有四大四小八只石狮于守卫着。石狮子模样长得很凶,小孩子看见它,都会吓得直哭。二道牌坊靠东边第二根石柱下,那只大石狮子的嘴下扇缺了半拉。这半拉是咋缺的呢?
  早些年,牌坊东边有个豆腐坊,是一个叫李二的人开的。刚开始,他的生意可好了,东西南北四街的住户,都到他的豆腐坊买豆腐,称他为豆腐李二。
李二自从有了外号,米买他豆腐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慢慢地,人们在背后开始议论起他来了:“李二这小子心眼儿不好,净往豆腐里掺假,坑害人。”
  一天,李二正在屋里做豆腐,一个买过他豆腐的人迸来,指着手里的豆腐,说:“你的豆腐里掺假了,我不买了,把豆腐退给你!”李二一听有人要退豆腐,便想:要是给他退了,就算是承认自己的豆腐里掺假了,那我以后的生意可就没法做了。想到这儿,李二咬着牙根说“你的豆腐不是从我这儿买的,我的豆腐是白又嫩,从未掺假。你要不信,我可以起誓:要是我的豆腐里有假,老大有眼,今后谁也不买我的豆腐,让我做的豆腐喂门前的石狮子!”
唬走了退豆腐的人,李二总觉得心里有事儿,成天坐立不安,出门见到石狮子就觉得害怕。
  这天,李二挑着没有卖完的豆腐回家,到家门前一看,吓了一跳:早起出去时,明明把屋门锁得严严实实的,现在怎么开了呢? 进屋一看,别的东西什么也没丢,就那满满的一锅豆浆一丁点儿没剩。他正要看看别处,冷不丁脚崴了,低头一看,地下有一溜儿小三盆般大的坑。他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说的那句话真的应验了?”
  第二天,李二和往常一样,把豆浆放在锅里,但他没有出去卖豆腐,而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玩艺儿偷了他的豆浆。他躲在屋门后听动静,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又过去了,一直等了小半天,啥儿事也没有。快过晌午了,李二的肚子饿了刚想到前房去吃点啥,忽然,前门“呕当”一声,不知被谁撞开了。先是一股冷风“嗖”地吹进来,李二打了个冷战。随后,一个披头散发的怪物摇摇摆摆、“咕咚咕咚”地走进来震得小屋直往下掉土。躲在门后的李二吓得直打哆嗦、他强打精神,用手挠了挠竖起的头发,屏着气,仔细一瞅,但见那怪物浑身灰白,长得像个大牛,瞪着二碗大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一晃一晃地直奔豆腐锅走去。那怪物左右瞅了瞅,见没啥动静,就一头伸进豆腐锅里,“吧唧吧唧”地喝起豆浆来。李二再一看地上留下的脚印,跟昨天的一模一样。李二这下可逮着了,原来偷豆浆的是这个怪物!他悄悄地走过来,把预备好的铁铳子举起来,照着那怪物的头狠劲砸去。怪物听到动静猛地一抬头,只听得“哐”、“当”两声,李二眼前一道火光。怪物“嗷”地大叫一声就不见了。这时小屋像地震似的摇晃起来,李二不顾一切地窜到锅台前,捡起掉在锅里的东西一看是半块石头。李二拿着石头就往外跑,来到牌坊下石狮子前挨个细看,发现东边朝南那只大公狮子的嘴缺了半拉。李二拿起石头往上一对,一丁点儿也不差,正对牙!李二这算明白了到底是咋回事了,赶忙加屋收拾收拾,搬到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了。从那以后,牌坊下再也没人开豆腐坊了。
  直到今天,兴城还流传着石狮子喝豆浆的故事。来兴城游玩的人,也都要去看看那只缺了半拉嘴的大石狮子。
  锦州回族风俗
  回族是回回族的简称,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
  锦州的回族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哈奉先在南门外火神庙东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以后,回族陆续迁入。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国家规定,开斋节回族职工放假一天,回民死后将其尸体用清水洗净,再用白布包身,实行土葬,回民男子习惯戴白帽或黑帽;妇女戴黑、白或青绿色的盖头。回民是禁猪民族,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不经“刀师傅“屠宰的牛、羊、鸡、鸭等。
  在北镇县(现北宁市)建有闾阳回族满族镇。
  建筑:
  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 #宗教信仰: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葬礼:
  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最有民族特点的当属具有浓厚伊斯兰风情的丧葬仪式。回族实行土葬,反对火葬。实行速葬,一般埋葬不隔夜,早亡晚葬。夜亡早送,若子女亲人在外,临终前有遗嘱时,可以等一二天,但不得超过三天以上,以免尸体腐烂、发臭。回族人不用棺本。回族有自己坟场,不去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场里埋葬。
  锡伯族风俗
  锦州市的锡伯族是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697-1699)间从墨尔根、齐齐哈尔、伯都讷一带南迁盛京时,其中108名锡伯兵到义县驻防。现居义县、北的锡伯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人。其它各县区的锡伯族人口,均是解放前后由各地迁来的,不少是因分配工作或结婚而来的。
  锡伯族曾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锦州市的锡铂族,由于多年同汉族杂居,其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早已失传;只是在一些老年人当中还保存一些风俗习惯。 锡伯族信奉“喜利妈妈“(保佑家宅安祥的神)和“海尔堪“(保护牲畜的神)。阴历4月18日,是清政府抽调盛京所属17个城镇的锡伯官兵及家属3,000多人迁往新疆伊犁屯垦戍边的日子。后业,锡伯族群众把这一天作为"西迁节",缅怀先辈的功绩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义县,成立了高台子满族锡伯族乡。
  建筑风格:
  以村屯聚居,每一村屯有一、二百户人家,村屯四周筑有围墙,住房为“人”字形屋顶,坐北朝南,自成院落。
饮食习俗:
  以米、面等粮食为主食,新疆一带食用奶茶、酥油、奶油、奶疙瘩等乳制品。嗜好烟酒,“鱼汤高梁米饭”、“血拌猪肉”、“全蒸猪仔”、“火锅菜”、“南瓜蒸饺”和用羊杂碎特制的“全羊席”是较出名的美味佳肴。忌食狗肉,忌穿狗、狐狸皮制品,吃饭时切忌将筷插在饭碗上。
  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主要供奉保佑家安祥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堪”。此外还信仰萨满族和喇嘛教。
婚恋习俗:
  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同姓同婚,旧时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媒人撮合。父系制为主,妇女地位低下,不能继承财产,父系在世时,儿子不得分家。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十分注重礼节。
  锦州蒙古族风俗
  信仰喇嘛教,在家庭中供一香炉,每遇年节、斋日时要烧香祭祖。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锦州市的蒙古族,最早于元朝时就有文字记载:“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于瑞州(今前卫)西部设打扑屯田总管府。至清世祖(1644-1661)时,将"蒙古归诚者编为八旗军制,与满洲、汉军同驻防各处",现在锦州市境内的蒙古族多是清朝"八旗蒙古"的后裔。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锦州蒙古族大多均使用汉语,汉字。
  宗教:
  蒙古族人以信仰喇嘛教为主。宗教的活动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在蒙古族聚居地,建有许多喇嘛教庙宇??召庙。草原上的召庙,是一道十分亮丽的建筑风景线。
  葬俗:
  老人去世,应先请喇嘛教念经,入殓后仍停放家里,只有在入葬时才移动。办丧事在蒙古族人中开销很大,特别是寿终正寝的老丧。而前去参加丧礼的亲友不用带别的礼物,只将一条哈达奉献在灵前,向逝者施礼即可,而丧礼所收集的哈达全归喇嘛所有。通常丧葬后还有许多的礼俗必须遵守,比如第21天后要再请喇嘛念经,居丧期间男的不修胡须、不理发,女的不戴头饰和首饰、不穿红挂绿,居丧那年春节门窗不贴红绿纸,春节拜年不用哈达,只用鼻烟壶回礼等等。
  礼俗:
  蒙古人三餐不离茶,而且去作客或赴宴时都要带上砖茶作为礼品。
  饮食:
  蒙古人喜欢面食,主要用麦面、青稞面、荞面和莜面等原料制作而成。面食一般制成饼食,而饼的形状各异,风味独特:真的有“观之是艺术品,食之是美味佳肴”。
  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 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在五月节经常唱着一首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除病去邪快乐又安康”。从这首歌词人们定会联想到艾蒿比其它药草灵气大。歌词“艾叶香香满堂”,是因为在三十年代新宾山城乡村草房很多。砖瓦房很少,房檐插上一大排艾蒿。被风一吹顺着开着的窗户吹进屋内,清幽香气满屋,真成了艾叶香香满堂了。
  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们认为这能避邪。
  满族烧香的习俗
  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特别是汉八旗人家的“还愿香”、“太平香”,均争取在立冬左右举办。祭祀活动主要有跳虎神。扮演虎神的神匠(单鼓艺人)在这初冬十月小阳春的大好节气,在院里院外。屋里屋外,表演绝活,能施展出艺人的武功特点。
  汉军旗满八旗大部分都在初冬十月小阳春的季节中。家家相连,接连不断地举办烧香活动。汉军八旗人家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人家称“烧荤香”。“烧荤香”要大操办5—7天,宰三口猪。第一口猪祭天,第二口猪祭祖,第三口猪祭“歪梨妈妈”。一般农家三至五年才能筹办一次“烧荤香”的还愿香。有许多“烧太平香”则是差不多一年一次,大部分不宰猪而以鸡代替,中等家宰二十一只鸡,一般家宰七只鸡,此称为“烧素香”。
  居住在新宾地区的满八旗、汉军旗人家,对“烧香祭祖”通称为“唱家戏”。汉军旗人家“烧旗香跳虎神”是十分热闹的祭祖仪式,其中唱、念、做、打俱全,特别是虎神装扮得活龙活现,翻滚跳跃,能者可窜房越脊,在房脊上滚动、翻动。还有光着脚穿着一层布的虎爪,跑跳着登刀(是在高梯子上一层层绑上铡刀)而上房脊,为此看热闹的人从十里八村纷纷而至,均要一饱眼福。汉军旗人家“烧旗香跳虎神”观众最多。观众不但饱观跳虎神的全貌,而且可看到摆腰铃、顶水碗、耍鼓绝活,即头顶水碗,两臂上伸支起鼓来团团转,两臂弯曲手腕端平食指各挂一鼓旋转,甩起腰铃鹞子翻身接鼓打在点上。与此同时还能看到霸王鞭的各种翻滚跳蹦,鲤鱼卧莲,一支花棍玩耍于手掌、手背、左肩、右肩、左膝、右膝上,二郎担山、脚踢花棍、轱辘毛就地十八滚、站打四面、卧打八方,这条棍花样繁多,为此亦称花棍。一般三鼓神匠可打三十九节,精悍神匠能打五六十个节数,此种汉军八旗人家“烧旗香跳虎神”是十分吸引观众的大好家戏。
  满八旗“烧荤香”5—7天,这种烧香遵照“萨满教”原始规矩,庄严肃穆。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在头三天“磕面子”,家庭主妇亲自操作,不擦脂粉,就连雪花膏也不抹,不但不用香皂洗脸,而且连猪胰子都不用,洗脸只用热水,为了将手洗净可用面碱洗手,其他女眷同样如此效仿。淘黄米双膝跪在地上,妯娌接过也是双膝跪接,再传递给晚辈少媳妇送到“哈什”(仓房)顶上,用日光晾晒,此是磕面子用的黄米。再淘二遍黄米后,放到小罐中,用薄羊皮扎罐嘴,富户大家可放到二缸中,制作米酒,亦称“糖黄酒”。此酒得在上供这天开罐,由香主东家打酒装瓶,连斟九碗或九盅上供,再一连供上九盘子饽饽(用粘黄米面做的粘饼),按照顺序摆供。上供齐全,打开莲花香碟,此莲花香碟系木制。中间有一道香槽,滤上达子香粉末(满族名称安素香,满语土名叫迎山红)。这是达子香花(山杜鹃花)的嫩叶或嫩枝尖,晒干碾成的香末。槽底垫上香灰,香火烧不着木碟,如此可防火。最少可烧一个晚上,勤添香末,由此香烟缭绕不断,芳香扑鼻。
  使唤猪就是宰猪,满族宰猪从古至今不用右手持刀。早年是将柞木扦子削成尖放到油锅里炸一下,其锐利无比而用来宰猪。后来恐怕用扦子宰猪的技术差,才用左手持尖刀由“萨满”宰。宰猪时,首先将一盅酒倒在猪耳朵里,猪耳朵一扑楞,即表明列祖列宗已领受此猪。此猪必须是公猪“蹭”子,俗称“净”。如果猪耳朵不动弹,“萨满”就着急了,双膝跪下,双手合十念满语祷告,香主带领全家连连磕头,直到猪耳摇动,祖宗领牲了,这才皆大欢喜。
  葫芦岛的传说
  葫芦岛是半岛,伸向辽东湾内,因头小尾大,中部稍狭,状如葫芦而得名。该半岛西与秦皇岛港相对,东与营口港遥遥相望,港口朝南,港阔水深,夏避风浪,冬季结冰微薄,是我国北方理想的不冻良港。半岛历史悠久,历尽沧桑。关于这个半岛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辽东湾有个兴风作浪的妖怪,渔民出海打鱼常常是有去无回。人们对这个妖怪又恨又怕,可光着急没有办法。
  有一年春天,铁拐李把自己的宝葫芦籽交给一个叫王生的渔民,并告诉他,当这个宝葫芦长成时,用中指画多大圈,宝葫芦就会变多大,拿着它可以降妖除怪。
  王生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精心侍弄,葫芦籽果真长出一个溜光的大葫芦来。一天,蛇怪跑到宝葫芦旁,一口将宝葫芦吞下。说时迟那时快。王生一个箭步冲过去,爬进蛇怪嘴里,一把抓住宝葫芦,把宝葫芦从蛇肚里拽了出来。他举起宝葫芦,“刷”地一声,只觉得脚下无根,耳边生风,宝葫芦带着他腾上空中,接着又翻身落下,正好把大蛇怪压在海底了。这蛇怪尸体太大,有五里长,二里宽,横在海湾上。王生咬破手指,绕着蛇怪用中指画了个大葫芦。顿时,海面风平浪静,海湾出现了一个葫芦形美丽的半岛。
  今天,海面上仍有那龙鳞般的怪石,那就是葫芦镇压的蛇怪的鳞片。不信,你可以亲眼看一看。
炭火烧出汤上温泉
  距兴城温泉一百里,还有一个温泉,那就是兴城高家岭满族乡汤上村的汤上温泉。传说这个温泉是一个叫牛娃的人用炭火烧出来的。
  牛娃是个苦命人,从小没爹没娘,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他靠给人家放牛生活,大伙就管他叫牛娃。
  牛娃的东家对牛娃非常狠毒,他常年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四季跟着牛群在野外跑。天长日久,牛娃得了一身病,十五岁时四肢瘫痪了,就被东家扔出了门外。善良的汤奶奶收留了他。
  汤奶奶无儿无女,孤身过日子。她求人把牛娃抬到自已家里。牛娃含着泪说:“奶奶,您老就把我扔在野外吧,反正我也活不多久了,何必拖累您呢?
  汤奶奶安慰牛娃:“孩子,别说傻话了,雪大饿不死瞎家雀儿,你的病一定能治好!
  从此,牛娃就住在汤奶奶家里。汤奶奶吃的不足,总是先可牛娃吃,没有柴就上山砍,炕头烧得热乎乎的,叫牛娃躺在上边烙。烙啊烙,烙了一冬一春,牛娃的身子会动弹了。
  一天,牛娃在炕上用手揉着膝盖,问:“奶奶,得我这种病的人多吗?
  汤奶奶叹口气:“这是穷人病啊!穷人多,得这种病的就多,那些住暖房睡热炕穿皮袄盖厚被的人,想买这病也买不到啊!”
  牛娃又问:“这病有没有法子治?”汤奶奶想了想说“听说坐汤行。”
  牛娃知道坐汤就是洗温水澡,东家就经常洗。他便对汤奶奶说:“咱们也洗行吗?”
  汤奶奶又叹了口气:“行是行,可咱们一没柴,二没钱拿什么洗呢?”
  牛娃天真地说:“那就让温水从地上冒!”
  汤奶奶笑了:“有那样的水,叫温泉,就在宁远州首山下可惜太少了,离这儿又远。”
  牛娃说:“那我就让井水变成温泉。”
  汤奶奶把牛娃的话当成笑话,哪想到了半夜牛娃不见了汤奶奶急得满头大汗,到处去找,第二天才发现牛娃趴在一个井台上,正皱着眉向井底看。汤奶奶问:“牛娃,你这是干什么呢?”
  牛娃说:“我正想法儿把井水烧热,让它变成温泉。”
  汤奶奶笑了。“傻小子,那得多少柴火啊!再说柴再多放在井上面也烧不热水呀,除非有人钻进井底去挖个灶。”
  牛娃一听眼睛一亮,说声“我到井底去挖灶”,就一头栽进井里去了。汤奶奶急了,赶忙请人来打捞,捞了半天也没捞上来。从那天起,井底传出一阵阵挖土的声响,整整响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并里的声音刚停,就从井口伸出一只大手来,有簸箕那么大。那只手在井口张着,一晃一晃地向人要东西。人们又惊又怕,纷纷往这只手上进东西。可是,金银给他他向外抛,给他吃的他也不要,谁也不知道他想要啥。这时,汤奶奶到了,她对手说:“大手真的攥了一攥。汤奶奶点了点头,回家夹来了一块红火炭来到井边,那手一反抓住了红火炭,缩回井里去了,一会儿,井里的水开始往上冒气泡,泡越冒越多,热乎乎的白气向井外直喷,井水开锅了!
  从此汤上就有了温泉。说来也怪,别处的温泉都有硫磺味,不能喝,可汤上的温泉没有一点硫磺味,喝起来甜丝丝的,老百姓说这温泉是牛娃用炭火烧出来的。
  铁岭民族
  铁岭是民族世居地,明代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蒙古、汉等各民族聚居地区。现为辽宁省民族重点地区之一。全市共有31个民族,即:汉、满、锡伯、朝鲜、回、蒙、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傣、黎、僳僳、畲、哈尼、高山、水、达斡尔、仫老、仡老、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
  少数民族 6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即满族、锡伯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少数民族遍布全市城乡,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全市有民族聚居县2个,民族乡(镇)19个。
  开原市和西丰县是辽宁省少数民族聚居县。开原市少数民族人口36万人,占该市总人口的61.3%,在辽北各县(市)、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例最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全省各县(市)区中列第4位。开原市少数民族中,满族32.6万人,锡伯族1.8万人,朝鲜族0.8万人,回族0.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铁岭市各县(市)、区之首。西丰县少数民族人口 1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4%。其中满族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5%。
  全市除19个民族乡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30%的乡镇38个。这些乡镇分布在开原市、西丰县和清河区,均是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全市1556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5%的民族聚居村519个。其中满族聚居村460个,朝鲜族聚居村17个,蒙古族聚居村2个,回族聚居村2个,锡伯族聚居村1个,联合民族聚居村39个。
  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共有57.1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7%,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2.7%。主要分布在开原市和西丰县的各乡镇以及其他县的民族乡(镇),其他全市各城乡均有分散居住。除满族外,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还有锡伯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
  铁岭市的锡伯族人口在省和全国占重要地位,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锡伯族主要居住在开原市西部的几个乡镇和铁岭县腰堡镇、镇西堡镇。蒙古族大住在昌图县西部的几个乡镇,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开原市的开原镇、老城镇、城郊乡、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乡及铁岭县的腰堡镇、凡河镇、双井子乡以及银州区龙山乡等水稻产区。回族居住的特点是主要集中在城镇,其中开原市的开原镇、老城镇、八棵树镇,西丰县城及银州区等地回族人口较多。铁岭市还有其他26个少数民族,人口不足千人,还有零散居住尚未识别的民族 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人口。
  红海滩观赏会
  盘锦红海滩观赏会从2001年9月在盘锦的大洼县双台子河口举行,是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9月观赏“红海滩”的最佳季节,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云集盘锦,以求一睹“红海滩”的壮丽与浩荡。“红海滩”是由生成在辽东湾滩涂上的大片“碱蓬莱”形成的,这种植物在每年四五月份长出地面,至九十月间便慢慢地由绿变红、由红变紫,象一幅巨大的猩红色的地毯铺展在延绵丰余华里的平阔海滩上,蔚为状观。
  这种“红海滩”只在盘锦的沿海滩涂出现,其他沿海地区尚未发现,而“碱蓬莱”在其他地区甚至盘锦境内其他地方也有生长,却不像这里的变红变紫。因此,盘锦“红海滩”堪称“自然之谜”、“世界奇观”。“红海滩”一带还栖息着230多种鸟类,其中有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珍稀野生保护动物三十多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神奇的“纸海滩”已被列为“辽宁五十佳景”之一,成为辽宁省旅游局对外整体推出的国际旅游精品。
  “红海滩”的景观特色及旅游价值得到了旅游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并被专家学者划为高级旅游资源。但是红海滩的生态保护状态令人堪忧,目前,专家们正在规划建设辽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区,保持适度开发,保持生态平衡,使盘锦红海滩日后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
  旅顺口
  旅顺口原来叫狮子口,为什么叫狮子口呢?这得从早先年说起。
  早先,这一带没有高山,一拉溜几百里平原紧连着海,海边不远处有个渔村,村里住着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小伙子,一年到头靠打鱼过活,村里人都叫他渔哥。这一天,渔哥出海回来,把鱼虾用篓子装了,准备担到附近镇子上去卖。刚走出不远,前边篓子里掉出一只小海蚌,渔哥捡起来放好,急忙继续赶路。走了一会儿,小海蚌又钻出来,在地上直蹿高。渔哥觉得挺奇怪,捡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着。只见这只金霍霍的蚌儿张了张嘴好象要说什么。渔哥叹了口气说:“唉!也罢。小小虫子都不愿死,何况这么个海物,干脆放了它吧。”说完,捧着海蚌来到海边,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水中。一转眼,中秋节快到了。这天,渔哥划船到远海打鱼。返回的时候海上起了狂风,大浪象小山似地扑来,一下子把船掀了个底朝天。渔哥掉在水里拚力扑腾了一阵子,连灌几口水,迷迷糊糊地向海底沉去。恍惚中,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把他托着浮起来,随着浪头向前漂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渔哥醒过来了。睁眼一看,天色已经很晚了,自己躺在家中炕上。炕前站着一个姑娘,长得很俊,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正用羹匙喂他呢。渔哥喝了些米汤,身子有劲了,便慢慢坐起来问道:“这位大姐,咱们素不相识,你对我为啥这样好?”姑娘很大方地说:“俺是外庄人,叫海女,串门打这路过。看你漂在海上不省人事,跑过去把你拽上岸。一打听你在这儿住,就把你背了回来做了点米汤给你喝。天不早了,我得回家去。你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等明天我再来看你吧。”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一早,海女真的又来了。一进门就给渔哥刷锅做饭。她做的饭菜香甜可口,渔哥越吃越爱吃。可是怎么让,海女也不肯吃一口,她每天来都是这样。渔哥很过意不去。心里又想:多好的姑娘!我要是有这么个媳妇多好啊!一连几天过去了,渔哥老是在心中惦量着,饭也吃得少了。这天傍晚,海女见渔哥只喝了一碗粥就放下筷子,便问他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海哥沉思半天,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海女听完没说话,冲渔哥笑着点了点头。渔哥见她答应了,高兴得不知怎么好。从此他俩就成夫妻了。渔哥每天下海打鱼,海女在家操持家务。夫妻二人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就不用说了。幸福的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一天清早,渔哥吃罢早饭,收拾渔具,刚要下海,就见一片乌云从南边飘来,顿时,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海水一浪接一浪地猛撞着海岸,好象要把海岸冲垮似的。实在不能出海了,渔哥转身回到家里。刚一进门,见妻子坐在炕沿上直流泪。他急忙问:“这是怎么啦?”妻子伤心地说:“渔哥,咱俩就要分手了!”渔哥一听,大吃一惊,问她:“这是为什么?!”海女哽咽着告诉他说:“我原是天宫王母娘娘的一个使女。只因有一次待宴不慎打碎了一个玉环,惹怒王母,她就把我化为海蚌,交给龙王打入冷宫监禁。有一天,我偷偷跑出冷宫,到外边看看风景,不小心被鱼网捕住,拉上岸来。可是你心肠好,并没把我害死,反而把我放回海中。回到海中,我躲在一个小岛上,想找机会见你一面。正巧你遇风翻了船,我把你托起送上岸来。如今,龙王得知我与凡人成亲,发了怒,派了虾兵蟹将来抓我。”渔哥紧紧抓着妻子的手说:“管他什么龙王和王母,我死也不让你离开。”“你不放我走,你和这一带的渔民都要遭殃啊!”“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办法倒有,可是很难哪!”渔哥说:“只要你免受灾祸,不管怎么难,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去办!”渔女说:“只有一个办法,你去乾元山求见太老道人取来镇海宝物,镇住龙王,你我才能团圆。”说罢,她从头上取下一颗珍珠交给渔哥说:“你如能取来镇海宝物,只要把珠子投到海里,我就能回来。”她的话音刚落,一个沉雷击来,把渔哥震昏过去。
  渔哥苏醒过来,海女已经不见了。屋里一片泥泞。他从地上爬起来,草草收拾了一下行装,出了家门,直奔西南乾元山。他昼夜不停地走,历尽千辛万苦,闯过层层险关,整整走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来到乾元山,见到太老道人,他说明来意。老道人沉思片刻,便从宝囊中取出一块玉石、一个铁虎、一尊金狮交给渔哥,说:“你把这三件宝物带回来,老龙王就不敢兴风作浪了。”渔哥辞别太老道人,赶回家中,他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急忙来到海边,从怀中掏出珠子轻轻放进水里。再说海女被东海龙王派兵抓走以后,每时每刻都在惦念着渔哥。这一天,她正计算着日子,约莫渔哥快回来了。突然发觉冷宫的远处有个亮光,他细一看,是那颗珍珠直向她奔来。她收了珠子,立刻有了精神。她瞅瞅看守的两个虾兵正在打盹,就变成一条海虫,钻出冷宫,浮出海面,在水中一滚,变成跟从前一样俊俏,直向站在海边的渔哥奔来。夫妻久别相见,好象有一肚子话要说,又说不出来。海女对渔哥说:“追兵很快就要到了,这里不能久呆。”两个急忙回到家里。夫妻二人刚坐在炕上,还没等说上几句话,就见天色大变,狂风大作,乌去滚滚,龙王发兵追来了。
  海女这回可不害怕啦。她让渔哥躲在屋里,自己拿着镇海宝物来到海边。眼看着成群结队的鱼鳖虾蟹随着大浪向岸上扑来,她不慌不忙地取出玉石放在海边,只见银光四射,突然有一座高山耸立在大海北岸,挡住了滚滚的浪头。这座山就是现在旅顺口北面的白玉山。随后她又取出镇海铁虎,向右边的海上抛去。但见青光闪闪,宝虎腾向半空,挺起尾巴猛力向海面横扫过去,那些鱼鳖虾蟹被扫死伤大半。后来宝虎也变成一座高山,就是现在港湾西侧的老虎尾山。老龙王见自己的兵将死的死、伤的伤,气得脸色铁青,它大叫一声,下令所有兵将都来淹没渔村。霎时间,一排排小山似的巨浪向岸边压来。海女立即放出宝狮。眼前一道金光闪过,只听宝狮吼叫一声,伸展开巨大身躯,张开血盆大口,稳稳落在海上,与铁虎首尾相接筑成一道屏障,吓得鱼鳖虾蟹不敢前进一步。后来宝狮也变成一座大山,就是现在的黄金山。老龙王兴风作浪,命令鱼鳖虾蟹使尽所有招数,也无济于事,只好带领残兵败将回龙宫。
  渔哥和海女同乡亲们一起,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打那以后,当地人们就管这个港口叫狮子口。后来到了明朝,两员大将奉命到辽东驻守,从山东蓬莱上船,在海上航行了三天三夜,无风无浪,顺利到达狮子口。因为旅途顺利,下船以后,就把狮子口改名叫旅顺口,作为纪念。旅顺口这个名字就留传下来了。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的喜好爱悦之情。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复州湾的婚姻习俗
  建国前,复州汉族的婚姻习俗,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法做的。订婚和结婚的过程是这样的,男方老人看好谁家的姑娘,不管大小,就请媒人到女方家里去提亲(即纳采),了解姑娘的名字和她的生年月日(即问名),女方同意联姻,就要提出聘礼,男方同意后,就选择良辰吉日(即纳吉),男方的父亲或叔父等亲人,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约一尺长五寸高的红色龙匣,内装用红纸写的男方名字和生年月日,还带部分订亲礼品(如耳环、衣服等)到女方家里去。吃完午饭后,女方家里的长辈妇女,就领着订婚的姑娘出来拜见未来的公爹或叔父。姑娘在没成亲之前拜见公爹时不叫爹,要称大爷或大叔,先问好后点烟再上茶。男方要给姑娘点烟钱。姑娘若是个婴儿,女方也要把她抱出来给男方看,男方同样给点烟钱。女方也要给未来的女婿捎去兜子、帽子和衣服等,还要捎点钱做回赠,把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装入龙匣让男方带走。这个行动就是古礼的“纳征”,俗称“下订亲礼”。婚姻订妥后,如男女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只要不死就不能毁约退婚。
  结婚以前,应许给女方的各种彩礼必须送到。民国年间,女方要的彩礼大部分都是布疋、棉花、衣服、首饰和现金等,彩礼多少都是根据男方家庭经济条件来定的。结婚日期确定后,男方的父兄等亲人在媒人的陪同下,再次用红色龙匣装着结婚日期的红帖子赶着大车拉着米面和酒肉等物品送到女方家里去,以备娶亲时好用。结婚日期得到女方同意后,姑娘还要出来拜见婆家的来人,问好点烟敬茶,这个举动,古礼称为”请期”,俗称为“送日子”。男方请人择好结婚良辰吉日后,就往外撒请帖,请厨师、娶亲婆、娶亲客、鼓乐班、娶亲车辆、租赁喜娇(轿架子和轿衣)以及摆宴时需要的餐具等。结婚的前三天,男方家里就做豆腐准备宴席用品。第二天,邀请的厨师就来杀猪过油(猪头不吃留着酬谢媒人)这天称为“杀猪日子”。午后雇用的鼓乐来了,站在街门口先吹三声长号,向主人表示祝贺。然后就到街门外现搭的鼓乐棚里去奏乐。晚间厨师和客人就向鼓乐班点吹有吉祥意义的曲牌,或点唱“坐腔戏”(不化妆不走场),吹或唱每段厨师都要喊出赏钱数目,鼓乐班还要喊出谢字。厨师喊出的钱数都由结婚家主人付款,客人点吹点唱的节目都由他们给钱。赏钱是艺人们额外收入,非常希望点奏节目。结婚的头一天,称为“走轿日子”。这天的上午,在正间屋里挂起宗谱,摆桌子摆供器和供品,新郎戴礼帽左边插朵红绒花,身穿长袍马褂还要十字披红,在愉快的管弦乐声中祭祖,上香叩头后,娶亲客(今称安相)手拖红毡带领新郎和鼓乐班,吹吹打打到族人和亲邻家里拜客(请亲邻参加婚礼),午间设宴招待来友和帮忙人员。这天午后布置洞房。从前农民住宅很少吊天棚,到了民国年间,才有结婚时吊天棚糊墙壁的人家,在洞房炕的两则墙壁上,分别贴上“麒麟送子”、“天仙送子”等喜画。画的两边贴上红纸对联“人间锦绣绕金屋,天上笙歌送玉麟”;“喜溢高堂播萱茂,庆钟洞房琴瑟和”筹喜庆词。第二天的上午,堂房、厢房、厨房、街门、鼓乐棚等建筑物上都要贴上红对联和横批。午宴后,新郎在四位娶亲客和媒人的陪同下,带领四辆大马车或牛车到女方家里去娶亲,就是古礼说的“亲迎”。娶亲车辆行进次序是,第一辆车是拉娶亲客的车,车厢上插着四面彩旗,绑着两盏写有双喜字的红灯笼,车里还有两面大铜锣,走村穿屯时都鸣锣开道。从四位娶亲客和车上绑灯来看,有可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夜间抢亲带打手的习俗。第二辆车是鼓乐班的专用车,车上也插彩旗绑红灯笼,走过村屯时都奏乐。娶亲客和鼓乐班的车上都搭带卷檐的苇席棚子,在卷檐上还分别贴有“百辆将之”、“钟鼓乐之”等醒目大红字。第三辆车是新郎坐的轿车,就是在大车上放个轿架子围上轿衣,上边四面出檐,围着带穗头的围帘,轿门上挂个帘子,轿衣绣有龙凤花鸟等图案,还缝上小镜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非常美观。车上除坐新郎外,还坐位娶亲客为新郎保镖作伴。第四辆车,是拉新娘的喜娇车,车里坐个娶亲婆,到女方家里去迎接新娘。娶亲婆都由村中子女齐全德高望众的老年人来担当。娶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新郎在娶亲客的陪同下参拜岳父岳母后,女方家就安置娶亲队伍住宿,设宴招待亲友客人。晚宴后,女家请来的厨师和亲友,开始向鼓乐班点吹节目或唱“坐腔戏”给赏钱。这时村里的群众大部分都来听吹听唱过文化娱乐生活。这个活动直到晚间12点才能停止。第二天的早晨,女方首先给新郎送来上轿饺子等食品,大部分都被娶亲客取乐抢吃了。饭后,车夫将喜轿停放在女家的院子里,新娘梳洗打扮后,身穿红色裤褂,脚穿红鞋红袜,挽戴红花,耳挂银坠、手戴镯子,头顶蒙脸红。新娘的舅父或哥哥等来人,用棉被将新娘包起来抱到轿上去,由娶亲婆在轿里照顾。女方家这天要派一位送亲婆,四个送亲客,其中要有一人给新娘押轿门,坐在新娘的喜车上,其余三人分别坐在送亲车的车板上(送亲客和娶亲客都是保镖的)。车中央坐的是送亲婆,车的后边拉的是赔送新娘的被褥、枕头、衣服、帽盒、梳头匣子、洗脸盆、煤油灯等日常生活用品。到了民国年间,兴起陪送大镜子,瓷筒(称毛筒好毛毡子)、罩花、坐镜、茶壶、茶碗、门帘子等,这些东西都用人挑不能车拉,挑东西的人称为挑担的。新娘上轿以后,新郎在鼓乐中辞别岳父母,带领娶亲车辆回家。娶亲车来到村头时,新郎的轿车先回家去。这时新郎的父亲拿个木头墩子放在新娘的炕上,一边滚动一边说:“轱辘轱辘墩子,来年好抱孙子”。同时新娘的嫂子和大姑姐等亲人,就往被褥下面放红枣、栗子、花生等,希望早立子还要花花生,不但生男还要养女。新娘喜轿来到村头时,请族内年高不德的老年人,拿个绑有红巾的竹筛子扣在喜轿顶上,称为“扣筛子”。传说这是周公和挑花女结婚时的避邪做法。新娘喜轿停在新郎家的街门口,院里摆上供桌,桌上摆供器和供品,桌前放张苇席,然后用子(即囤粮用的折子),从堂屋口一直铺到喜轿前,让新娘进屋时脚不踩土。
  凤凰山文化艺术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朝阳凤凰山风景名胜区都要举办为期一周的凤凰山文化艺术节暨传统庙会。自1992年创办至今,经过精心培育,已逐渐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商品贸易、佛事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活动,并已形成朝阳旅游的一个品牌。
  艺术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不断创新。有规模盛大的综合文艺演出,趣味高雅的书画,摄影作品展,紧张精彩的气功、武术和惊险绝伦的杂质表演,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东北大秧歌汇演。群英荟萃的内引外联商贸营销洽谈活动盛况空前, 佛事活动更是当地佛家弟子们一大盛会。
  整个艺术节暨庙会期间,凤凰山景区汇集了来自世面八方的艺术名流,僧侣大师、文人墨客、普通百姓……,荟萃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种节术形式。每天游客超过万人次。景区内完善的设施、丰富的娱乐内容,为游人提供了舒适的游乐环境,令人流连返。
  凤凰山文化艺术节暨传统庙会,极大地提升了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覆盖百愈来愈广,日益成为朝阳人民生活中一个不可感缺的节日,带动了全市旅游事来的发展。
  锦州满族风俗
  锦州市的满族,有满洲八旗,他们是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迁来的,还有汉军八旗多数是从山东蓬莱移来的。居住锦州的满洲八旗主要有瓜尔佳氏(汉姓关氏)、满洲镶黄旗(陈满洲)、完颜氏(汉姓王氏)、满洲正白旗(陈满洲)、于库里氏(汉姓关氏)、满洲镶白旗(陈满洲)。汉军旗佟氏较多。满族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有同汉族一样使用汉语、汉字。满族喜欢吃黄米饽饽(粘豆包、粘火烧),风味小吃有“白肉血肠“及糕点中的“萨其玛“,忌食狗肉。满族妇女旗袍曾被誉为国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常用的服装。
  生活礼俗: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礼仪,尤其是入关以后,在本民族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又吸收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礼仪,这些礼仪主要有:请大安、请小安等。
  辽剧的起源
  辽剧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在辽宁省的地方戏曲剧种。初期称“影剧”“影调戏”,又称“盖平戏”。它一经诞生,就显示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根据剧种母体的称谓和产生的地域关系,1963年,经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定名为辽南戏。今年年初,从辽南戏艺术的发展需要出发,辽宁省文化厅决定将其改称辽剧。
  上个世纪60年代初,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在沈阳成立,使辽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代表剧目,如《宫门断鞭》、《逼嫁杀店》、《龙凤镜》、《打灶王》、《当箱子》、《花为谁开》等,不但使辽剧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在辽剧的表、导、演及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成一格的风格与特点。同时,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特色鲜明的艺术人才队伍。像辽剧著名编曲马传亮、王信威,演员张广林、陈桂英,编剧曹汀、梁志翼,导演张加本等,均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艺术影响。
  辽剧是辽宁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辽宁人民对它情有独钟,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后,省内举办的各种大型艺术盛会,均有辽剧参加,而且屡获大奖。如《加林与巧珍》、《半庙沟》、《姜云胜》等。特别是《姜》剧,曾被中纪委调入北京进行专场演出,受到首都观众、专家学者及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近些年来,由于辽剧经常涉足电视领域,如盖州辽南戏剧团排演的《小工匠》、《杨柳新》,瓦房店排演的《山这边,海那边》等,先后由中央与地方电视台播放;营口戏校学生演的《逼嫁杀店》与《龙凤镜》等剧目也先后进京展演,使辽剧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辽剧是在辽南皮影戏中“北派影”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剧种。辽南皮影戏在当地流传的历史较久,大约清道光末年,当地皮影艺人将关内“老影”的艺术精华与本地皮影艺术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皮影艺术。这种新的皮影艺术因历史关系只流传于辽南的北部地区,故称“北派影”,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是当地群众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辽剧的创始者们就是在“北派影”的基础上,以真人代替影人,用真嗓代替假嗓,并采用老调填新词的方法进行演唱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艺术。
  辽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音乐方面。辽剧音乐为板腔体,唱腔丰富、板式齐全、曲调优美、通俗流畅、地方韵味浓郁,有表现多种情感的功能。辽剧诞生后,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满足观众不断更新的欣赏需求,在确保剧种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发展,使辽剧音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完善。如原始唱腔中“女腔平唱”的主要功能,从旋律上讲是以表现哀怨、忧伤情感见长的曲调。然而,“二平唱”和“欢腔”的产生,弥补了“女腔平唱”表现欢快喜悦和庄重豪迈情感的不足;为了解决原有音乐中没有反调唱腔,而不利于表现剧中人物痛楚、伤感等特殊情感的缺憾,辽剧著名作曲家王信威,采取了将“男腔平唱”正调移低四度等创作方法,产生了男女同腔同调、同度演唱、曲调低回凄楚、悠扬深沉及各种行当都可选用的“平唱反调”唱腔;“二龙松”唱腔是辽剧最早丰富发展形成的一种腔调,它是由辽剧创始人之一、著名辽剧作曲家马传亮编创的一种曲调优美、开朗明快、表现情感细腻、适应性与可融性较强的旦角专用唱腔。
  辽剧诞生47年,共排演大小剧目150多个,培养出较有造诣的演员、演奏员、编剧、编曲等20多人。目前,辽剧虽然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富于特色,富于生命力的地方戏曲剧种。
  大连长海县的渔家习俗
  一代代渔民千百年来用心血和汗水打造的渔家文化中,包含着独特的民风民俗,有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日习俗、礼仪习俗等。渔船在出海之前,渔民总要到海神娘娘庙烧香烧纸,磕头许愿,求娘娘保佑平安;早年的渔船上还设香童,专职给供奉在船上的海神娘娘像烧香上供,以示敬重。渔船在汪洋大海中作业,常遇到大鲸鱼、大海龟等海洋巨兽,为避免受其伤害,船老大往往亲自站在船头,向巨兽们洒三碗米酒,谓“洒酒祭海”,求巨兽让开。
  在船上不准打海鸟,甚至把捕捞上来的鱼虾扔到海里喂海鸟,因为海鸟在风暴来临之前,总有些奇异的征兆,渔民往往因为海鸟的提醒而躲过灾难。渔船无探鱼设备,一些较大的渔船就在桅杆上吊个木桶,渔船进入渔场后,就选择眼神好、有经验的渔工攀上桅顶,站在木桶里四处眺望,发现鱼群,就用小彩旗指挥船老大转舵,驶向鱼群处撒网,站在木桶里瞭望的人被称为“渔眼”。至今,渔船的桅杆上仍保留着方形箱状饰物,称桅斗。
  庄河元宵节
  元宵佳节,就在人们争先恐后逛灯展、猜灯谜的同时,庄河人也以他们特有的习俗庆祝节日。红彤彤的面偶,旁边配蜡烛底座,面偶的形象以十二生肖为主,还有捏成鱼的,象征连年有余。 庄河人管它们叫“属儿”。
  1996年版庄河县志,县志上清楚地记载了这个习俗:“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此节日里,(人们)用豆面或其他泥类制作全家人口属相和十二月灯,上置灯芯或小蜡烛,于是日晚点燃,谓之‘点属’,以祝全年兴旺无灾。”
  现在,元宵佳节那天,在街市上买“属儿”的人依然不少。一个10厘米长的“属儿”售价1元,因为全家人都要在十五晚上“点属”,所以每个光顾小摊的顾客都说这样一句话:“多买,便宜点。”摊位上贩售的“属儿”做工越精细,形象越生动,也就越好卖。做“属儿”的面偶被涂成红色,在小摊上排列整齐,远远望去火红的一片,十分抓人眼球。面偶多数为手工制作,在农村里,很多家庭也自己动手制作“属儿”。据说,早些年当万元户还人人称羡时,庄河就有人通过制作批发“属儿”而赚了大钱。
  有人说,“点属”这一习俗是从山东传过来的,因为很多庄河人祖籍山东,这一说法无从考证。记者通过多方查找,并没有发现山东地区存在这种习俗,而且大连其他地区,知晓和保有“点属”习俗的人也很少。不管这项习俗的由来如何,庄河人已经把它变成自己独有的东西,而且这红红的“属儿”已经成为所有庄河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期待。